走一段中世纪皇家之路 克拉科夫

世纪波兰王国的首都,蕴藏丰厚的历史人文与学术气息,城内的教堂、咖啡馆、酒吧、葡萄酒窖、餐厅等皆颇具特色,每年还有各式各样的艺文活动、音乐会在此举行。克拉科夫座落于波兰东南部的维斯瓦河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受旅客欢迎程度远超过首都华沙,是波兰最美丽的观光重镇。

克拉科夫的皇家之路,以北端的圣弗洛里亚诺教堂为起点,沿途行经马特伊科广场、马特依科美术学院、Basztowa街、外堡、中央广场、圣玛利教堂、瓦维尔皇家城堡、瓦维尔大教堂……等古街道及历史建筑群,穿越几乎整个旧城。而北城墙外的中世纪郊区,即是现在的市中心克莱帕兹。

皇家之路是昔日波兰国王举行加冕典礼、阅兵、接待外国使节与贵宾的行进方向,如今成为游客造访克拉科夫必走的路线,只要走一趟,即可欣赏到波兰中世纪建筑风采,感受皇家的气派氛围。座落于马泰伊科广场北端的圣弗洛里亚诺教堂是皇家之路的起点,1185年至1216年建造,历经多次大火烧毁修复,今日所见的巴洛克样貌,是波兰与瑞典战争后所重建。

沿着街走到尽头,出现在眼前的是圣玛利亚教堂,亦称作圣母圣殿。从1221年开始建造,但昔日蒙古人入侵时,遭受破坏,后来重建成“波兰主教座堂风格”,拥有两座不对称的塔楼。

圣玛利亚教堂的钟楼,每隔1小时会传出号角声,但是响声到一半就中断,典故是13世纪蒙古人来袭时,有位号手曾经吹响号角示警,中途却被利箭射穿喉咙而身亡。此教堂内最珍贵是精致的主祭坛。15世纪,德国纽伦堡名雕刻家斯特沃希的作品,采用菩提木雕成,属于哥德式祭坛,值得慢慢欣赏。

克拉科夫曾为波兰王国的统治重心,所以瓦维尔皇家城堡是历代国王的居住所在,堡内的古老宫殿现被改成博物馆,可以参观国王接见厅、议事厅、宴会厅、起居室,并欣赏到历代国王肖像画、服饰、王冠珠宝、古董家具、古代兵刃、16和17世纪佛兰芒人的挂毯、古董家具……等。

瓦维尔大教堂是历代波兰国王举行加冕礼及婚礼的地点,2010年4月18日,遭遇空难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夫妇的国葬仪式,先在圣玛利亚教堂举行弥撒,结束后,就将灵柩奉置此处。葬在地下墓室的,还有已故的波兰国王、克拉科夫主教等。

如今竖立着波兰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雕像的克拉科夫的中央广场,在中世纪时,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广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这里从早到晚都是川流不息的人潮,四周有饭店、餐厅、露天咖啡座、纪念品店以及贩卖面包小点心的摊子等。夏季期间,经常可见街头艺人与音乐家在此表演。

中央广场正面那座16世纪的美丽建筑是纺织品市场,外观漆成淡鹅黄色,现在上层是收藏18、19世纪绘画美术的国家博物馆,下层为拱顶市集,摆设各式各样的摊位。此市集内贩卖琳琅满目的波兰艺品和宗教器物,例如:琥珀、手环、传统娃娃、刺绣、服装、皮革、木雕、金银材质的圣像等,其中以琥珀相关饰品最受游客青睐。

波兰的琥珀产量约占全球百分之八十。琥珀是波罗的海地区千万年以前沿岸的松树林,沉入大海中的树脂所形成,有些不透明,有些半透明,亦被称作蜜腊。尽管俄罗斯和东欧各国都有琥珀,但最大加工厂在波兰北部的格但斯克,款式新潮、做工精致。

中央广场左侧有圣沃依切赫教 堂, 而另外一座高耸的红砖塔楼,是1820年为了开辟广场,将旧市政厅拆除后唯一留存的钟楼,现在爬上最顶层,可眺望全城景观。

哀悼波兰世界杯季军成员伊万去世享年63岁

当地时间12月27日,据RMF记者巴拉瓦伊德尔消息,波兰前国脚、1982年世界杯季军成员伊万去世,享年63岁。

伊万出生于1959年11月10日,是波兰在上世纪80年代的杰出球员。他在克拉科夫维斯瓦开启了职业生涯,于77/78赛季随队赢得联赛冠军。后来他加盟扎布热矿工,期间赢得三座联赛冠军。纵观整个波超联赛生涯,他总共出场269次,打进90粒进球。

1987年,伊万当选波兰足球先生。1988年,他首次前往国外踢球,加盟了德甲球队波鸿。两年后,他加盟希腊球队阿里斯,之后他再次回到了扎布热矿工,并在这里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层面,伊万在1978-1987年间为国效力,总共代表波兰出场29次,攻入11球。他入选了1978年和1982年的世界杯大名单,在1982年随队赢得了世界杯季军。1986年,他因伤错过了世界杯,这次伤病也对他后续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

职业生涯结束后,伊万成为了一名青年足球教练,他还管理着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多年来,他一直在波兰媒体担任评论员,还是克拉科夫维奇斯塔的顾问。最近,他受雇于克拉科夫维斯瓦的球探部门。

波兰足协主席库莱沙在社交媒体上悼念了伊万,他表示:“伊万去世了。他是一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一位多姿多彩的人,克拉科夫维斯瓦的传奇人物。他对足球的看法非常宝贵。他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东欧古代列国志】波兰皮雅斯特王朝(三):历史沿革3

瓦迪斯瓦夫一世(统治时期1305年—1333年)起初只不过是一位平凡的库亚维公爵,但是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与强大的敌人进行终生而艰苦的斗争。瓦迪斯瓦夫一世逝世时已为波兰国王,但当时的波兰还未完全统一,也并不稳定。尽管瓦迪斯瓦夫一世只统治了很有限的地方,他也未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他至少是让波兰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出现在国际舞台。

在匈牙利盟友的帮助下,瓦迪斯瓦夫一世停止流亡,归国并与瓦茨拉夫二世相抗衡,并在瓦茨拉夫二世死后的1304年至1306年间与他儿子瓦茨拉夫三世相抗衡。瓦茨拉夫三世随后遇刺身亡,此事让普热梅斯利德王朝灭亡,也自然结束了该王朝在波兰的统治。瓦迪斯瓦夫一世接下来攻占了小波兰,进军克拉科夫,挥师北上,途径库亚维,直到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1308年,波美拉尼亚被勃兰登堡侯国征服。为了收复此地,瓦迪斯瓦夫一世同意接受条顿骑士团的帮助,条顿骑士团野蛮地攻陷了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并将其据为己有。

部分城市贵族阶层希望由卢森堡王朝掌权,1311年至1312年间,这些贵族在克拉科夫起事,随后遭到。这件事可能对城镇政治权力的出现产生有限的影响。

1313年到1314年间瓦迪斯瓦夫一世征服兰。1320年他在克拉科夫瓦维尔主教座堂加冕为王,这样他就成为第一位不在格涅兹诺受封的波兰国王。尽管波希米亚国王约翰宣称拥有波兰王位并反对这次加冕,约翰二十二世仍在犹豫之中同意了此次加冕。约翰在1327年开始向克拉科夫发兵,后来他被迫叫停这次远征;1328年他向立陶宛发起十字军,这个时候他已经与条顿骑士团结盟。1327年至1332年间,骑士团正在波兰作战;条顿骑士团攻占了多布林地区和库亚维。瓦迪斯瓦夫一世与匈牙利(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嫁给匈牙利国王查理一世)和立陶宛(1325年两国签署反条顿骑士团国条约,同时瓦迪斯瓦夫一世之子卡齐米日三世与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纳斯之女阿尔多娜结婚)结盟,而且在1329年与勃兰登堡签订和约,这让瓦迪斯瓦夫一世在与条顿骑士团作战时能够从外交中获益。波希米亚国王约翰的最大成就(和波兰的最大损失)是迫使对他们的忠诚心存矛盾的西里西亚皮雅斯特王朝公爵们对他宣誓效忠。

瓦迪斯瓦夫一世去世后,他23岁的儿子卡齐米日三世成为国王,后来被称为卡齐米日大帝(统治时期1333年至1370年)。新国王和他父亲不同,并没有投身戎马生涯的意向。卡齐米日三世的同代人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机会来解决这个国家日益增多的困难,他也没有足够机会成为成功的领导人。但自开始起,卡齐米日三世就谨慎行事,他在1335年不再宣称波希米亚公爵之位为其所有,以让波希米亚公爵约翰放弃成为波兰国王的可能。1343年,卡齐米日三世通过在领土问题上妥协,与条顿骑士团展开几次高等级的仲裁谈判,双方最大成就为签订卡利什条约,这是一份平息双方冲突的和约。卡齐米日三世收回了多布林地区和库亚维。那个时候波兰开始向东扩张,卡齐米日三世在1340年到1366年间多次发起军事行动,吞并罗斯地区哈利奇-弗拉基米尔。当地的利沃夫城(Lviv)吸引了若干国家的人们,并接受了城市权利法,此城后来改称“利武夫”(Lwów),并成为了波兰在信奉东正教的罗斯人的聚居区的中心。在匈牙利的支持下,卡齐米日三世宣布他在无男性子嗣的情况下,会将波兰王位交给匈牙利王室。

为收复西里西亚,卡齐米日三世在1343年至1348年间试图对卢森堡王室发起军事行动,虽然此事以失败告终,但其随后阻止神罗皇帝查理四世将西里西亚从天主教格涅兹诺总教区分离出去的尝试。后来他再次向教皇请愿,试图以法律手段来收复西里西亚,直到去世为止,但他的继任者并没有继续请愿。

在与丹麦和西波美拉尼亚(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作为“永远的施舍”被割让给条顿骑士团)结盟的情况下,卡齐米日三世得以通过强制手段恢复西部边界。1365年德雷登科和桑托克成为波兰封地,1368年瓦乌齐地区被完全占领,使勃兰登堡和条顿骑士团国不再接壤,并使波兰与外波美拉尼亚毗邻。

卡齐米日三世在内政外交上都大大巩固了波兰的地位。从内政方面讲,他不仅使重归统一的波兰的各个地方都融为一体,而且加强中央集权,同时还帮助发展被认为是“波兰王国本土”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波兰实际边界,以及过去或后来的边界(从波兰方面看是法律上的边界)内。卡齐米日三世建立或加强了王国内的制度(譬如拥有大权的国家财政部),使其与地方的、阶级的、或王室的利益无关。从国际方面讲,卡齐米日三世在外交上非常活跃,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建立紧密的交往,还是波兰国家利益的可靠保卫者。1364年,他发起克拉科夫会议,这次会议得到很多君主的参与,而且推动了中欧各国的和平合作和权力平衡。

1370年,卡齐米日三世去世,他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故而其外甥,安茹王朝的卢德维克一世继承波兰王位。因为卡齐米日三世实际上承诺将王位交给安茹王朝一事自一开始便具有争议(1368年卡齐米日三世收养他外孙斯武普斯克的卡齐米日),卢德维克一世后来自1351年起便忙于与波兰骑士与贵族们展开继承谈判。他们支持卢德维克一世,作为回报,他们也要求国王给予他们更多保证和特权,正式的法案在1355年于布达协定。在加冕仪式过后,卢德维克一世回到匈牙利,并将她的母亲和卡齐米日三世的姐姐伊丽莎白留在波兰作为摄政。

随着卡齐米日三世的去世,波兰世袭(皮雅斯特王朝)君主制宣告结束。波兰地主和贵族们不希望强大的君主制度存在,因此在1370年到1493年间确立君主立宪制(两院制瑟姆的开端)。

卢德维克一世在位期间,波兰与匈牙利联合。在1374年的协议(科希采权利协议)中,卢德维克一世对波兰贵族做出很多让步,而贵族也同意在没有男性子嗣的卢德维克一世去世后,波兰王位由他的女儿们继承,延续波兰安茹王朝。因为卢德维克一世忽视波兰事务,波兰失去了卡齐米日三世在位时获得的领土,其中包括哈利奇罗斯(在1387年由雅德维加收复)。

匈牙利与波兰的联合持续了12年,随后以战争结束。1382年卢德维克一世去世后,权力斗争发生,波兰贵族决定由卢德维克一世的幺女雅德维加继承波兰王位;雅德维加在1384年到达波兰并加冕,当时她才11岁。波兰与匈牙利的联合的失败为接下来波兰与立陶宛的联合铺平道路。

14世纪,卡齐米亚三世在位时,波兰各地进行了大范围的砖石建筑的修建,其中包括哥特式教堂、城堡、城市防御和富裕市民的住房的修建。波兰中世纪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就是那些数目众多的体现波兰哥特式风格的教堂了;教堂和礼拜堂的陈设最能体现中世纪的雕刻、绘画和锻工工艺。在自1346年到1362年间开始编纂的卡齐米日大帝法典(Piotrków-Wiślica Statutes)中,波兰的法律被第一次编为法典。因此,在国内,冲突的解决要依靠法律的程序;在国外,双边或多边的谈判和协商日益重要起来。到这个时候,主教座堂网络和教区学校发展良好。1364年,卡齐米亚三世在教皇的允许下,建立克拉科夫大学,这是中欧第二古老的大学。但很多人还是到南欧和西欧求学,波兰语在书面文件中日益盛行,并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拉丁文并驾齐驱。圣十字布道集(约14世纪初)可能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波兰语散文手抄本。

1138年,波列斯瓦夫三世在遗诏中将波兰分为5个公国:兰,马佐夫舍,西里西亚,桑多梅日和克拉科夫。前4个公国分别传给他的4个儿子及其后代,而各支系中最年长的成员将获得克拉科夫,以“克拉科夫大公”的名义代表整个波兰。这个规则不久就遭到破坏,而且还产生了一些更小的公国。

克拉科夫波兰旧都的辉煌与伤痕

她位于波兰南部边境,却是整个民族的起源地。世界遗产名录上的多处名胜,也坐落于此。想要读懂波兰这个神秘的国度,请一定来此一游。

如果用一个最小的圆把欧洲圈起来,那么圆心就是一座叫克拉科夫的城市。她位于波兰南部边境,却是整个民族的起源地,南临雄壮的塔特拉山,波兰的母亲河维斯瓦河蜿蜒而过。世界遗产名录上的多处名胜,也坐落于此。想要读懂波兰这个神秘的国度,请一定来此一游。

克拉科夫是波兰的故都,是波兰第三大城市,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兰王朝于1038年建都于克拉科夫,14至16世纪全盛时期期间,与布拉格和维也纳鼎足而立,是中欧三大文化中心。二次大战期间,波兰全境陷入战火,仅有克拉科夫悻免于难,完整保存了中世纪的旧城光华,因此联合国科文教组在1978年把克拉科的旧城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克拉科夫曾作为波兰的首都数个世纪,今天波兰人依然以这座古都而自豪,因为它代表了波兰那段岁月的种种荣光。

公元700年前后,克拉科夫城始建,在俯瞰维斯瓦河的瓦维尔山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和一座教堂,最初的防御性贸易城镇逐渐发展起来。10世纪中叶,波兰各部落统一,开始了皮亚斯特王朝的统治。

11世纪,克拉科夫成为王国首都。自此以后,一代又一代意气风发的国王在这里开始规模宏大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以中央集市广场为中心的放射性城市布局:中央集市广场是横平竖直街区中的关键地点,无数街道从这里延伸开去,一直伸展到城墙脚下。广场四周环绕着教堂、修道院、钟楼和方塔,再往外是17、18世纪建造的一系列富户宅院,教堂尖塔掩映下的是中产阶级建造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住宅。

文艺复兴时期的克拉科夫是欧洲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之城、科学之城。克拉科夫大学是科学和文化的交流中心,是科学家哥白尼的母校,也是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的母校。

克拉科夫大学即为后来的雅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是波兰第一所大学,由卡齐米日三世创建于1364年。雅盖隆大学各学院分散座落于市区,其中的高等学堂(Collegium Maius)是全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建筑,现已成为博物馆。

16世纪,波兰的地理版图迅速扩张,克拉科夫的地理位置太过偏南,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将首都迁往华沙。

或许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辉煌以及二战期间的幸免于难,让克拉科夫城洋溢着自由、沉醉和放松,这里的人们热情,可能去银行汇个款,柜台的服务人员也会和你热情地攀谈几句;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谈谈历史,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显得举重若轻;老城区的中央广场上街头艺人的弹唱声、熙攘的人流中的欢笑声交织在这座惬意悠闲的古城。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流亡国外数十年,最终在1990年代回归故里,选择在克拉科夫度过余生,尽管树高千丈终归也要落叶归根,也许这里的安逸也是米沃什选择这座城的原因

1335年,皮亚斯特王朝末代君主卡齐米日大帝(Kazimierz the Great)再度统一波兰的,在克拉科夫附近修筑了新的卡齐米日城。15世纪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下诏准许犹太人在克拉科夫经商,成为欧洲大陆对犹太人开放最早、开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卡齐米日曾经是欧洲最大的犹太社区。

“二战”期间,波兰全境陷入战火,幸而仅克拉科夫成为“无战争摧毁的地方”,但宿命终究无法避开,克拉科夫也存在战争带来的悲剧,它便是卡齐米日犹太街区上演,看过电影《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的话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回关联的镜头。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军在卡齐米日设“隔都”,逼迫周边地区的犹太人住进“隔都”,以区别“管理”,当时,先后有6.8万犹太人生活在这里。“隔都”的墙形状、材质和颜色都与坟墓很像,居住其中仿如被活埋一般,墙内的艰辛与苦难都非墙外人所能想象。

战后,犹太人基本都离开这片伤心之地,就只剩下一些犹太教堂和周边犹太公墓向往来的人们展示着齐米日城最不堪回忆和忘记的伤口。

历史匆匆远去,克拉科夫的脚步却可以放缓,徜徉在克拉科夫老城,仿佛在历史书籍中散步,恍惚间就穿越回中世纪欧洲,回放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记忆。

位于克拉科夫市中心的中央广场,是欧洲最大的市集广场,重建于文艺复兴时期。

在广场正中,14世纪重建,当时商人们在此经营各种布料。现在建筑的一层是各式纪念品商店,二层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展示18-19世纪波兰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1820年因开辟广场而拆除的老市政厅残存部分。它的地下室曾经是带有中世纪刑场的监狱。建于13世纪末。钟楼顶层的观察平台对游客开放。市政厅钟楼是克拉科夫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

位于中央广场和卡瑙尼查大街(Kanonicza Street)的交叉,属于完整保存下来的11世纪罗马建筑,是波兰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位于广场东北角是哥特式风格的圣玛丽教堂(St. Mary Basilica),始建于1355年,到16世纪初才有今日所见的规模。教堂内装饰多为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其艺术价值非常高。最为著名的是圣坛上的彩绘木雕,是德国16世纪雕刻大师施托斯(Veit Stoss,1447—1533)耗时12年完成的作品。教堂有两座高低不同的钟楼,数百年来每到整点,钟楼上的号手就吹响长号报时。

广场南面是卡瑙尼查大街(Kanonicza Street),路两旁多为16世纪的古建筑,其中54号是圣彼得与圣保罗天主教堂,是克拉科夫第一座巴洛克风格建筑。

瓦维尔城堡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建成于12世纪,16世纪被大火焚毁,后来以文艺复兴风格重建,成为波兰最大的古迹群。瓦维尔城堡在历史上曾长期是波兰王室的住所,是波兰的国家象征之一。

自1930年以来,城堡已经改为国家博物馆,是波兰最顶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展示着历代国王用过的兵器、酒杯、东方珍宝、意大利名画、精美的金银线挂毯以及早期巴洛克风格的起居厅,唤起人们对当时皇家生活的无尽想象。馆藏的东方艺术和奥斯曼艺术品的藏品规模也是波兰首屈一指的。

毗邻城堡的瓦维尔主教座堂,是波兰的国家圣殿,波兰历代君主在此举行加冕仪式,14世纪以后的波兰历代君主也多安葬于此。2010年4月,坠机遇难的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及夫人玛丽亚•卡钦斯卡亦安葬于此

同时,波兰许多著名人物也都长眠于此,如波兰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尤利乌什•斯沃瓦茨基(Juliusz Słowacki),诗人、剧作家、画家、雕塑家塞浦路斯•诺尔维特(Cyprian Norwid)等文学大师。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1746-1817),波兰将军,因崇尚法国自由哲学思想而赴美,参加美国独立战争,成为华盛顿将军的助手并取得美国国籍。1784年回到波兰,领导波兰独立运动,是波兰和美国共同的自由、独立和民主英雄。今年是柯斯丘什科逝世200周年,在立陶宛和柯斯丘什科基金的支持下,将举办纪念活动。世界遗产中心强调:直至今天,柯斯丘什科倡导的理念和信念依然意义重大。

从一座城堡到新旧两个城的发展路径,是克拉科夫独具一格的城市发展特色,旧城区像果核一样被包裹在绿地、城墙及新城中间的格局,成为中世纪欧洲首都的一个样板。保存下来的不同文化遗产,体现了从罗马风格到现代主义的建筑样式,建筑上历代重修的痕迹是城市变迁的物质见证,也是艺术风格演变的记录,并持续激励着不同时期人们的设计灵感。更为重要的是,现今的克拉科夫老城区没有迫于变身大都市而失去原有色彩,依然保持着中世纪风貌,却不是老气横秋的模样,人们还在这里散步、聚会、歌唱……中世纪风情与当代生活以一种既不伤害古城典雅、也不妨碍生活品质的和谐方式融合在这片满载历史与回忆的空间,继续谱写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篇章。(波兰使馆文化处)

【线路描述】法兰克福 — 纽伦堡 — 皮尔森 — 布杰约维采(百威小镇) — 克鲁姆洛夫(CK小镇) — 维也纳 — 布拉迪斯拉发 — 布达佩斯 — 克拉科夫 — 奥斯威辛 — 华沙 — 布拉格 — 纽伦堡 — 法兰克福

英国《自然》周刊评出2022年度十大科学影响者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12月14日刊发题为《2022年度十大科学影响者》的文章,探索本年度科学领域的关键发展,以及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些人物。以下为《自然》周刊2022年度十大科学影响者名单。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运行项目科学家,里格比参与领导了评估空间望远镜性能的工作。这次任务的成功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期。韦布空间望远镜今年一直占据天文学的头条新闻。而在几十年来为该望远镜项目工作过的数以千计的天文学家中,里格比始终是关键人物。

7月12日,里格比在关于韦布空间望远镜科研成果的第一篇论文中宣布了好消息。那一周,她去了白宫以便与拜登总统一道公布韦布望远镜的首批照片。从那以后,她成为有关韦布空间望远镜的科学谈话节目和新闻发布会的常客。

当曹云龙2019年底从美国返回中国时,他曾希望在单细胞基因组学方面开展自己的博士研究。但当他成为北京大学副研究员后不久,研究工作因疫情停滞。曹云龙意识到,自己擅长的技术或能用来研究新冠病毒感染所激活的抗体。

现在,当科学家们密切注视由奥密克戎各种变体的混杂组合所引发的新一波疫情时,曹云龙的研究为人们提供始终比病毒疯狂演变领先半步的一线希望。

通过研究奥密克戎BA.5毒株、其祖先BA.2毒株以及更早毒株感染者体内的抗体,曹云龙的团队预测了定义目前流行的众多毒株的关键突变。这些预测使研究团队能够在病毒变体被发现不久后就能评估其免疫逃避能力。他说:“我相信,这是第一次,我们走在病毒前面。”

在上个月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前几小时里,胡克对《自然》周刊记者说,他相信参会的世界各国政府谈判代表将会同意设立一种新型气候基金,用来弥补易受气候影响国家所遭到的“损失和损害”。他说:“放心,跑不掉的。”

事实的确如此。签署的最终协议包括承诺建立一项“损失和损害”基金,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成为一场持续近30年的要求历史上高排放国承担财务责任运动的高潮。在过去10多年里,胡克一直是该运动的非正式领袖。

早在20世纪90年代,胡克就作为易受气候影响国家,尤其是一些小岛国的顾问活跃于国际气候谈判中,帮助它们把需求列入联合国会谈议程。

2月24日上午,当斯维特拉娜克拉科夫斯卡在自家公寓里与多国代表一起参加视频会议时,她可以听到导弹落在基辅附近的声音。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会议的代表们,正在最终确定他们高度期待的全球变暖影响报告。

克拉科夫斯卡是乌克兰水文气象研究所应用气候学实验室主任。她告诉代表们:“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对乌克兰的战争有着直接联系和相同的根源,那就是化石燃料以及人类对它们的依赖。靠煤炭、石油、天然气就能轻松获得能源,这打破了人类社会的权力平衡。”

这次IPCC会议带来的国际关注改变了克拉科夫斯卡的生活。一位朋友说服克拉科夫斯卡接受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活动上发言的邀请,这让她成为公众眼中为气候行动和乌克兰奔走的活动家。

当迪米奥戈伊纳5月听说猴痘在全球传播时,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病毒曾在2017年出现在他的祖国尼日利亚,那是近40年来的第一次,并导致700多例确诊和疑似病例。

奥戈伊纳在详细描述这种病原体在尼日利亚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特别指出异常的生殖器损伤以及儿童似乎得以幸免的事实甚至是在一些发生感染的家庭。2019年,基于这一证据,他和同事认为这种病毒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在人类之间的传播速度可能远高于以前的估计。

猴痘并非奥戈伊纳与病毒的首次相遇。自10多年前成为传染病医生以来,他一直处在尼日利亚对大量传染性疾病(包括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前沿。

在2020年感染新冠病毒后,莉萨麦科克尔患上严重的“长新冠”,这持续影响她的日常生活。当年晚些时候,她和另外4名女性病友成立了“患者主导的研究协作组”一个对这种疾病展开研究的群组。

今年,尽管新冠疫情不再是许多国家的当务之急,但协作组的成员群体和影响却持续扩大。它已启动一项480万美元的基金资助研究项目,被资助人由一个“长新冠”感染者组成的专门小组挑选。

麦科克尔和协作者们在2022年对有过“长新冠”体验的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谷歌共享文档来分享结果。麦科克尔说:“它得到相当多的关注,这让长新冠成为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

7.戴安娜福斯特:堕胎线月一份泄露的裁决草案显示美国最高法院打算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时,戴安娜福斯特正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参加全国堕胎联合会年会。她说:“我的电话被打爆了。”福斯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堕胎研究人员和人口统计学家。

为人类良知代言的大胆公开表态已经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领导风格的一个特征。他总是仗义执言。2015年当他还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时,他曾对英国广播公司说,这个“世界一团糟”。

1月的某个雪夜,毛希丁睡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办公室里,他不想因为天气错过定于次日上午进行的一次历史性手术:首次在人类体内移植经基因编辑的猪心脏。

当阿朗德拉纳尔逊2月执掌美国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时,该机构还处在混乱中。作为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社会学家,她曾通过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和种族影响确立了自己的声誉。

纳尔逊领导并制定了10月公布的《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该文件规定了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促进种族和社会平等、提高透明度和保护隐私的基本原则。她还引导出台了拜登政府迄今为止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性的科学指导意见,要求所有联邦机构确保它们所资助的研究在发表时接受公众的查阅。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本周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榜单,榜单旨在评选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在这充满危机和精彩发现的一年里,十位人物既有帮助我们探知宇宙最遥远存在的天文学家,也有在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中举足轻重的研究人员,还有突破局限的外科医生。”

《自然》此次评选了在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上有突出贡献的几位人物。新冠疫情进入第3年,北京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曹云龙帮助追踪新冠病毒的演化,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部分突变;丽莎·麦考克尔作为“患者主导研究合作组织”的创始成员,帮助提高了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并筹集到了研究经费;迪米·奥戈伊纳是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大学的传染病医生,他对尼日利亚猴痘传染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对抗猴痘疫情的关键信息。

几位人物推动了非凡的科学成就和重要的政策进展。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的外科医生·莫希丁带领团队完成了首次转基因猪心脏的人体移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天文学家简·里格比在韦布空间望远镜进入太空并正常工作的任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让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迈上了更高的新台阶;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代理主任阿隆德拉·纳尔逊帮助拜登政府制定了其科学议程的重要内容;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人口学家黛安娜·格林·福斯特就美国高等法院推翻对堕胎权法律保护这一决定的预期影响提供了关键数据。

在今年的十大人物榜单上,有一些名字与气候变化和其他全球危机的发展息息相关。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危机;位于孟加拉国达卡的国际气候变化与发展中心主任萨利穆尔·胡克积极推动发达国家承诺承担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损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乌克兰代表团团长斯维特兰娜·克拉科夫斯卡提出了地缘政治与化石燃料间的关联。

《自然》称,现代科学研究是由团队,且往往是大型团队合作完成的,然而科研世界也充满了个人产生影响的故事。《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并非一个奖项,也不是全球前十排行榜,它是对今年重要科学进展、事件以及其中一些关键人物和他们同事的记录。

蒙纳斯特斯基表示:“《自然》十大人物的故事以独特视角浓缩了这不平凡一年中的一些最重大的科学事件。”

“上班族”通过“云办公”进行工作。受访者供图 视频会议、共享文档、移动审批……如今,“上班族”只需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即可完成以往在办公室里的工作。…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杨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针对部分药品等涉疫物资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集中摸排哄抬价格线索,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管执法力度,立案并查处了一批涉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依法合规经营,现公布一批哄抬药品价格等典型案例。…

波兰最美丽的城市 日出下的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建于公元700年前后,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为维斯瓦族的故乡。

克拉科夫是中世纪欧洲首都的一个范例,从单一城堡发展为充满活力的两个新兴城市这是克拉科夫独具一格的城市发展特色。

克拉科夫是波兰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主要以其宏伟的历史建筑而闻名,克拉科夫的老城区在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克拉科夫建于公元700年前后,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为维斯瓦族的故乡。

克拉科夫是中世纪欧洲首都的一个范例,从单一城堡发展为充满活力的两个新兴城市这是克拉科夫独具一格的城市发展特色。

克拉科夫是波兰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主要以其宏伟的历史建筑而闻名,克拉科夫的老城区在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